对于今天的行情,两市个股接近全部涨停开盘,历史首次,然后开砸,这个量,轻轻松松刷新1万亿需要的时间,轻轻松松刷新2万亿需要的时间,盘中超过300点巨震,沪指目前振幅超过9%……一切的一切,对于任何老股民、包括淘气来说,都可能是活见久的历史第一次见到股票有哪些平台,这是不可否认的,简直太状况了,太奇葩了!早盘集合竞价出现个股全线涨停开盘的时候,淘气没有开盘前就理性建议投资者涨停附近个股全线卖出,然后回踩再买回,结果,市场开盘以后就是目前最高价,盘中回踩最低仅涨1%左右,出现了3372点的分时线低点以后才稳住,很多个股都巨震10%以上、甚至20%,创业板等个股甚至巨震30%左右或以上的都有!客观评价,这可能是历史首次,淘气都没有遇到过,但这个时候,更要冷静!
华安证券指出,2024年上半年,氢能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,呈现快速发展态势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氢能,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利好政策,绿氢项目取得显著进展,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拓展,整体景气度显著提升。展望2024年下半年,政策支持和补贴激励将进一步落实,绿氢项目有望加快落地,电解槽的招标规模有望达到3-4GW。氢能板块投资即将迎来窗口期,重点关注制氢、储运、燃料电池等环节。国金证券指出,国内顶层及应用政策打开空间,绿氢项目动工提振信心,各国能源转型带来氢能产业全球性机会,海外产能缺口下中国企业也将迎来出口机遇。制氢和燃料电池两条主线并行,关键在应用突破及经济性,重点关注政策驱动与新商业模式闭环。
前段时间,“极端天气下,80、90后可能无法安享晚年”相关文章引发广泛关注,在焦虑情绪背后,年轻人如何看待气候变化,参与意愿如何?
9月14日,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“2024清华大学全球气候传播论坛”上,与会专家谈到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,讨论如何吸引这一群体关注气候变化。有专家建议,展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多样性,链接怀有公平意识的年轻人。
据介绍,该论坛以“全球视野下的气候行动与传播策略”为主题,邀请来自政府、学界、企业、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,在全球气候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,如何向公众传达相关知识成为最关注的议题之一。
Z世代参与气候行动的意愿强烈,但认为自身能力有限
近年来,极端天气频现,年轻人如何看待气候变化,如何吸引他们参与,也是会上颇受关注的话题。
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、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介绍其团队在5月底推出的报告。他介绍,这一报告由能源基金会支持,聚焦Z世代群体,Z世代是气候行动中非常重要的群体,他们在人口占比是20%,“我们好奇的是,Z世代相信什么,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是可以接受的”。
曾繁旭表示,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到,相当高比例的Z世代非常支持在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;他们也是既内卷又躺平的一代,经常有很多年轻人说太焦虑,越来越倾向于躺平,但同时他们非常渴望自我提升;他们既期待政府在气候行动中的角色,又想亲身参与,但同时又觉得自我力量很有限。
曾繁旭认为,报告带来的启发是,在传播时要强调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多样化,链接Z世代的公平意识。
从普通人的需求出发,推广“绿色生活”时,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李晓江认为,重要的是让公众知晓,践行绿色生活对自己有什么影响、能获得什么样的收益、如何参与等。
如何跟民众更好地互动?除了网络渠道,应该增加政府机关跟民间NGO之间的互动,因为每个NGO代表了一定的人群利益,民众的想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团体集中反映。
建议从社区层面评估气候风险,给脆弱群体更多机会和资源
不少参会者都认为,关注气候变化下具体的人尤为重要。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伯驹说:“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,我们说的各种抽象名词,比如‘韧性’‘脆弱’,很大程度上终归要回到任何个体受到的影响和韧性提升上,关乎每个个体的生死、生存质量和尊严。”
他表示,当前,包括在银杏在内的行动者,特别关注个体自身提升适应气候的生存能力,能否在这个时代中先生存下去,且生活得更好的前提不是牺牲他人。
包括张伯驹在内不少嘉宾都呼吁关注弱势群体,认为他们贡献的碳排放最少,却是承担了最多气候变化代价的群体。比如,张伯驹举例,在清华校园附近10公里以内有城边村,当暴雨来袭,村里儿童喜欢跳到水坑里玩水,这时如果附近电线掉下来,孩子就会触电,这就是脆弱群体面临的气候风险。
张伯驹认为,如果以社区为单位评估气候风险,在洪涝应急救援中,才有可能看见社区内易受忽视、缺乏自救能力的视障人士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从社区尺度落实,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,需要政府、民间和商业机构的共识和行动。
不过,张伯驹也指出,脆弱群体有很多智慧和很强的韧性,他们需要一些机会、资源和空间,去实现自我帮助。如果残障群体能有更多机会和救援队链接上,他们内部的自救体系也能搭建起来。脆弱群体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关系,而是一个机会和资源均等的问题。
采写:记者郭若梅 发自北京股票有哪些平台